少阳阳明,本少阳病,因为发汗,利小便后胃中燥,大便难,属调胃承气汤。寸口脉浮大,医反下之,为逆,又饮冷水,令汗大出,水得寒气,冷必相搏,其人即KT,豆蔻哕而腹满,大便不利,先宜半夏生姜汤,次用承气汤;小便不利,猪苓汤。
既变之后,不得复言其为寒矣。太阳当热,无汗头痛,麻黄汤。
头汗者,里有瘀血,必发黄也。胸中虚烦,加竹茹、竹叶。
脾为中央之土,所以腹满多属太阴也。 故腹满咽干,当得本治,宜泄,大柴胡、承气也。
如小便利而悸者,茯苓桂枝白术汤。盖阳明少阳二经,不从标本从乎中也。
一伤寒,小水不利,大便实,小腹满,燥渴谵语,怕热,身目黄,此名湿热发黄,轻则疏利,重则大下。风湿,脉浮,先伤湿而后伤风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