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有阴寒烦躁,及暑月伏阴在内者,宜水中沉冷服。真阴真阳,原无偏盛之理。
浆足疮熟,以收回为主,潜阳丹,封髓丹是也。〔眉批〕扪虱而谈,其言侃侃,有旁若无人之概。
麻证出透时,以清解毒尽为先。治肿者,法宜破阳以扶阴,鸡子黄连与泻肝汤可施。
此方本列于太阳篇中,而又曰治阳明腑症者,盖以太阳之邪,服桂枝汤大发汗,表邪既解,而阳明之血液已伤。后世宗之,咸为定论,究意贻害千古,诸公察之,切不可为之惑,况《神农本草经》皆云人驮补五脏,是五脏属阴,人参补阴,其非补阳也,明甚。
又或火病,用心过度,忧思过度,元气虚极,涣散欲从下脱,而不得即脱,蕴积亦能生痔。 近阅市习,一见此等病情,每称为阴虚,所用药品,多半甘寒养阴。
察非外感,非邪火上攻,或脉象与上条同,病情有一二同者,急宜回阳。一元者,二气浑为一气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