弦又为少阳,是三阳之经同受邪,所以三阳之脉同见病。以脉浮缓手足温,知太阴脾家素实,邪不自容,腐秽当去故也。
且头汗为阳邪上壅,不下通于阴,所以剂颈以下不能得汗。伤寒七、八日,身黄色明,小便不利,其腹微满,此里热深也。
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,虚寒从下而上,阻留其饮于胸中,究非胸中之病也,直少阴病,脉微细沉,但欲卧,汗出不烦,自欲吐,至五、六日,自利,复烦燥不得卧此发明上条,互详脉证,失于急温致变之义也。温病、热病者,伤三时之暴寒也。
吴茱萸得东方震气,辛苦大热,能达木郁,直入厥阴,降其阴盛之浊气,用以为君;人参秉中和正气,甘温大补,能接天真,挽回性命,升其垂绝之生气,用以为臣;佐姜、枣和胃而行四末。解热除湿,无如茵陈、栀子清上,大黄涤下,通身之热得泄,又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是为系在太阴。
此类数条最为难解。而心烦不得卧者,是阳明之热,内扰少阴,故不欲寐也,当以解热滋阴为主治也。
能食者则衄,言病不在胃府,非因能食而致衄也。大病、汗后,产妇、亡血之家,多有此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