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聚痛,暮躁不得眠者,热为寒郁,而寒甚于暮也,寒湿外淫,必流关节,故曰:此为黄汗,痛在骨节。『食疗』云:黍米同葵食成痼疾。
赵良曰:下利虚证也,脉滑实脉也,以下利之虚证,而反见滑实之脉,故当有所去也程林曰:经云:滑为有宿食,故当下,去之而利自止矣。色见皮外,气含皮中。
椒、姜以养其胸中之阳,厚朴以疏其内结之气,芩、芍以清其阴分之热为佐。胃之大络,名曰虚里,贯膈络肺,出于左乳之下,动不应衣,以候宗气。
【注】此明见其色不见其病之诊法也。猪肉滞,羊肝腻,共食则气滞而心闷矣。
久利则为气陷于大阳,而不上举,又当于升补中兼利小便也。 惊风八候搐搦掣,颤反引窜视之名,胕臂伸缩名为搐,十指开合搦状成,势若相扑谓之掣,颤则头肢动摇铃,反张身仰头向后,引状两手若开弓,窜则目直常似怒,视则睹物不转睛,内外左右分顺逆,须视急慢证皆同。
卒呕吐,心下痞,膈间有水,眩悸者,半夏加茯苓汤主之。所谓深浅分彰者,即下之所谓浅淡为虚,深浓为实,分明彰显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