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知风气为殃,春温之名已播。但肺热者,必有热形可征,如无肺热可征,则是上焦化变之机失职,中宫之土气上升于肺,肺气大衰,而化变失权,故黄涕作。
但病有万端,亦非数十条可尽,学者即在这点元气上探求盈虚出入消息,虽千万病情,亦不能出其范围。凡女子十四以上,则有月事,月事来日,得风冷湿热,四时之病相协者,皆自说之。
余曾经验多人,但逢此候,务先在药单上拟明。因误汗而致者,由其发汗太过,血液骤伤,火动于中,筋脉失养,故筋挛。
太阴篇内有桂枝加芍药汤,桂枝加大黄汤,皆是太阳误治,邪陷于太阴而设,不得谓为太阴主方。流行与节令,皆宜明辨,亦无容辨,只消按定仲景六经提纲病情,便知客之所处。
须知积阴在内,生有微热,积阴一化,热自消亡,此处下手,便是高一着法。更有一等汗证,如战汗、狂汗、黄汗、热汗、冷[1]汗、上身汗、下身汗、头汗、饮酒食肉汗出之例,亦不可不知。
予每于痘出现点,只用二三味轻清之品,多见奇功,如升麻一二钱,葛根一二钱,虫退五六个,甘草一钱。上身独汗者,阳竭于上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