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法本方加滑石调五苓散。病微者,只用三一承气汤半服,按而下之。
阳明腑主里,故曰里证。 若临月则儿与脓俱下,若尚远则脓自大腑中下,若初萌只服药可消。
或治杂病,亦宜治风热极妙。故《世方》及《活人书》双圆子,亦直用甘草、甘遂也。
丈夫疝,妇人少腹肿,两胁下痛引少腹。殊不知下之太早,则表热乘虚而入里,遂成结胸、虚痞、懊、发黄之证,轻者必危,危者必死,但宜平和之药,宣散其表,和解其里,病势或有汗而愈,或无汗气和而愈。
内寒者茱萸,外肿者防己。若有是证,胁下无水气,其痞急益甚,为虚热客气上逆之痞,宜甘草泻心汤。
若破,用风流散填疮口,绢片包之,不可见风着水,恐成破伤风。乌梅丸蛔厥,谓宜用乌梅丸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