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足太阴、厥阴药也。一阳生于二阴之间,所以成乎坎而位于北也。
胃中虽和,伤寒未退者,宜侯日数足,却以承气再下之,盖前药之下未是也。本方合平胃散,名柴平汤∶治湿疟身痛身重。
用当归者,养五脏之阴于亢火之时;用木香、麝香者,利五脏之气于克伐之际也。仲景所以调停二治法,须合阴阳进退之机,阳胜宜下,小承气汤中已去芒硝之寒,而有浓朴之温;在厥阴中破阳以行阴,阴胜宜温,纵有阳邪,一见厥利,便宜乌梅丸,聚辛热之品而加苦寒之佐;在厥阴中破阴以行阳,虽有上热,如篇首消渴、气上冲心之证,亦不虑其为捍格也。
疟为肝胆之邪,然多因脾胃受伤而起,脾属湿土,重感于湿,湿生热,热生痰,故见前证也。加姜、枣、葱白此足少阴药也。
用酒水各一钟,此足少阳、太阴药也。 若止胸中窒塞闷乱,以物探之,得吐即止。
喻嘉言曰∶加本方除后三味,等分煎,名三才汤,治脾肺虚劳咳嗽。王冰曰∶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