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则又见脉浮数者,不得竟用麻黄汤。自王叔和编次,伤寒、杂病分为两书,于本论削去杂病。
此与伤寒自汗出条颇同而义殊。如脉浮者病在表,则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。
以二症相较,微恶寒,见必恶寒之重,体痛,觉脚挛急之轻;自汗出、小便数、心烦,见伤寒之轻,或未发热,见发热之轻,必先呕逆,见伤寒之重;脉浮见寒之轻,阴阳俱紧见寒之重。肺气不化,金不生水,不能下输膀胱;心气不化,离中水虚,不能下交于坎。
下后胸满烦惊,小便不利,谵语身重者,柴胡龙骨牡蛎汤中用大黄、茯苓以利二便。阴盛者属阴经,则下利属虚寒,如少阴病吐利及发热者不死,少阴病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不恶寒而面色赤,用通脉四逆者是也。